近年來,天津河東區政務服務辦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,以創建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示范點為契機,通過源頭化服務指引、規范化法治保障、常態化法律宣傳等舉措,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保障和政務服務,協同護航企業發展。
建機制 暢運行 優化政務服務舉措
建立預判化解機制,強化引導分流,通過“一件事”專區、“辦不成事”反映窗口、大廳導詢臺等渠道,對企業、群眾反饋的意見需求進行統一收集、靶向分析、提前介入、分類施策,過濾出重大敏感類和風險隱患類問題,及時獲取糾紛線索,加大對企業開辦、項目建設、社會民生等常見多發矛盾糾紛的調解力度,實現政務服務領域行政爭議的“源頭治理”。落實首問負責制,快速響應、全程跟進直至解決,進駐單位首席事務代表配合進行專業解答與指引,為企業群眾尋求法律框架內的最優解。
建陣地 明制度 筑牢依法行政根基
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、執法全過程記錄、重大行政許可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。2024年已對8件醫療機構執業登記、7件娛樂場所經營活動審批事項進行過程公示;對4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(表)許可的受理、擬審批、審批決定分別進行公示;對已開展的95次現場踏勘,35次組織專家評審均進行標準化全過程記錄存檔。在合同簽訂及政府信息公開、行政許可撤銷等重大執法決定作出前,由法律顧問進行法制審核,對印發的涉法文件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前置審查和合法性審查。全面推進“一把手”出庭應訴制度化、常態化,組織法律顧問、公職律師對法官的庭前審查、庭審質詢、證據收集等環節全程參與。
塑隊伍 擴宣傳 營造良好法治氛圍
采用線上聽課與線下研討相結合的方式,組織機關干部開展學法用法專題培訓5場次,組織業務骨干進行業務提升培訓,對審批涉及的法律問題深入交流。以春華街商會為試點,建立河東區春華街道商會營商服務工作站,安排專員服務商會企業,進行常態化的業務精講和法律體檢服務,陪伴企業發展“全生命周期”,精準防范區域內企業法律風險,從源頭上減少和預防法律糾紛的產生,充分發揮“流動講堂”在推進創新審批服務和普法宣傳方面的積極作用,營造更高水平的法治營商環境。